欢迎进入泰州市姜堰区博物馆!

首页 > 新闻信息

泰州市姜堰区博物馆2024年度工作总结

泰州市姜堰区博物馆2024年工作总结

2024年,在姜堰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的精心指导下,姜堰区博物馆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,为广大市民呈现了形式多样的展览活动。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:

一、安全工作

博物馆对安全工作予以高度重视,通过实施每日例行巡查及月度自我检查机制,成功识别并整改了12项安全隐患,有力保障了文物保存与观众参观的双重安全。此外,本馆还强化了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工作,年内共组织开展了6次消防培训及应急演练活动,旨在提升员工的安全警觉性,确保博物馆各项运营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。

二、展览展陈

姜堰区博物馆进一步扩大“永远的儿童号——姜堰小学捐机纪实展”省巡展项目的影响力。在馆内精心策划并举办了精品展陈,成功将巡展推广至泗洪县博物馆、泗县博物馆、定远县博物馆3站,有效传播了姜堰小学“糖果换飞机”的光荣历史。

馆内举办了包括“文明初光——陇中彩陶艺术展”“‘博物馆里的美术课’社教成果展”“壶中日月——古今紫砂壶器展”“新中国纸币收藏展”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邮展”“紫韵流光——王俊平书法陶刻展”“翰墨撷英——姜堰区、高港区中国画邀请展”7个临时展览。展览活动成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积极参与,显著增强了公众对姜堰历史文化的了解与热爱。

三、社教活动

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充分发挥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,姜堰博物馆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社会教育活动。活动内容丰富多样,包括“天目探陶”、“姜博夏令营”、“中秋雅集”等,共计近200场次,旨在广泛传播历史文化知识,提升公众文化素养。

本年度,我们依托姜堰区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,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服务对象,创新性地开发了成人教育项目“姜博夜校”,以及以未成年人教育为主的“我在姜博修文物”和“小堰子红领巾讲解员培训”活动。同时,为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需求,我们还开展了“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”活动。此外,我们与江苏省姜堰中学紧密合作,共同推出了“博物馆青年志愿社——社团课程”馆校合作项目,进一步深化了馆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。

在江苏省文旅厅的指导下,我们还配合组织了“博物知旅”系列活动,通过社会教育和视频传播等多种形式,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,为促进地方文化繁荣和旅游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在文体旅融合方面,我们成功举办了“少儿传统体育运动会”,将捶丸、投壶、木射、蹴鞠、射艺五种传统体育形式融入社会教育活动之中,不仅让青少年领略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。该活动的举办得到了央视中文国际频道《中国新闻》栏目的关注和报道,充分展示了我们在社会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和积极影响。

四、文物保护

姜堰区博物馆积极贯彻执行馆藏文物盘库建档工作,共计盘核并成功上传文物信息6512件(套),进一步加强了对馆藏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,完善了文物档案制度,确保了文物的安全。

在文物征集方面,我们主动作为,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征集文物。今年新征集文物200件(套),为馆藏增添了新的亮点。

五、创新特色工作

在泰州市姜堰区文体广旅局的正确领导下,本年度,我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,科学规划课程设置,成功举办了“姜博夜校”,在馆内开展了以历史、文物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主题的系列公益讲座。此举不仅延长了开放服务时间,而且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普及,满足了广大群众对知识的多元需求,激发了更多市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,为推动姜堰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同时,“姜堰文脉”系列短视频持续更新,与“姜堰微视听”携手合作,共同推进视频内容的推送工作。这些努力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、可传承的历史资料,并且通过姜堰融媒体的广泛传播,极大地提升了姜堰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。

经过精心策划与制作,姜堰区博物馆推出“恰逢其‘拾’ 风华堰上——姜堰博物馆新馆开放十周年”短视频作品。该作品全面展示了姜堰区博物馆新馆自2014年开放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,得到了南京博物馆副院长王奇志、文化学者赵普以及周边地区博物馆的鼎力支持。姜堰区博物馆官方视频号平台在该视频推送当日,播放量一举突破了10万次的累计大关,充分体现了公众对我馆工作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反响。

ICP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9485号

访问人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