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泰州市姜堰区博物馆!

首页 > 特色文创

顾名:泰州第一位北大生

 
 
       北京大学校史中,清末民国时期的泰州籍学生屈指可数,最早者即顾名先生。顾名字君义、君谊,以君谊行,号行一,清光绪二十年(1894)生于泰州东南乡顾高庄,即今姜堰市顾高镇顾高村。这位民国初年的北大生曾任国史馆编纂、财政部秘书、临时执政府善后会议委员、苏沪建设委员会委员等职,亲历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;他在新闻、词曲、教育上均具造诣,乃民国著名学者,桃李满天下;他曾积极投身农村改造和职业教育事业,并将改革理念在故乡推广践行,深受百姓爱戴。丰富的史料勾勒出顾名的人生轨迹。

家塾通师到北大

       顾名系顾高顾氏家族第十七世孙。顾高顾氏于元末明初自苏州阊门迁居泰州东南,其家族数百年耕读传家,衍为东南望族。顾名从小受到家风熏陶,加之天资聪慧,他在顾家私塾中顺利完成了启蒙教育,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。
       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,南通张謇出资并合亲友贤绅捐资自立师范学校,即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——通州师范。顾名念完家塾后则慕名求学通师。在通师顾名第一次接受到了新式教育,接触到了英文、化学、物理等从未学习过的课程。就当时而言,能出色完成学业,顺利从通师毕业,对于旧学出身的乡村学子而言,可算是凤毛麟角,机缘难得。当年的通师中尚有陈师曾这样的著名学者,顾名对文学和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多少受到他的影响。
       学然后知不足,顾名并未满足通师的教育;学无止境,他孜孜以求。民国四年(1915),顾名考入北大文科中文门(国文门),成为泰州史上第一个北大生。北大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,初名京师大学堂,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。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,这里大师云集,北大成为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。顾名所在的1915级文科中文门仅有25人,这些学子后来都成为中国的学界、政界精英,其中包括国学大师钱王倬、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骆鸿凯、金庸的大伯父查钊忠、四川民政要员曾鸿铸等。

正是男儿读书时

        民国六年(1917)开始,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,他“循思想自由原则,取兼容并包主义”,聘任了大批教授,其中不乏饱受争议者,他对北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,北大出现了空前浓厚的学习环境和宽博求真的学术氛围,真正是读书的好时空。
        蔡元培、胡适、陈独秀、李大钊、鲁迅、辜鸿铭等著名学者都是顾名的老师。与顾名同时在北大学习的同窗又都是极优秀的学子,许多人后来成为国学大师,如范文澜、傅斯年、俞平伯、冯友兰等。此时的顾名发奋学习,博采众长,并开始以顾大和红叶等笔名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作品,才华初显。
        蔡元培非常重视戏剧,在北大中文门开设戏曲课程,即由他创始。黄侃主讲词学,吴梅主授曲学,顾名如饥似渴的畅游词曲海洋,顾名后工于汉魏六朝文,嗜于词曲,皆源于二师。民国二十年(1931),顾名厚积薄发,编著《曲选》一书,于上海出版,恩师吴梅为之作序,并题诗相赠,这本书后来成为毛泽东晚年最爱看的三本诗词类书籍之一。

韩党北大六君子

        民国六年(1917)腊月,河北昆戈荣庆社进京发展。北京大学学生侯仲纯、刘步堂因与荣庆社主角韩世昌同乡,遂将韩世昌介绍给同窗顾名。顾名师从黄侃、吴梅学习词曲,自然对昆曲非常喜爱,他对韩世昌的表演也极为推崇,他不断介绍同学朋友及黄侃等北大教授去看荣庆社的表演。
        北大校长蔡元培也被顾名邀请来。蔡元培原本就非常重视戏剧,认为戏曲是“集合各种美术之长”的艺术,是“社会教育之所赖也”,他曾主张“以美育代宗教”。蔡校长看了荣庆社的演出而一发不可收,此后常偷闲到天乐园看戏,他看戏时必坐楼上包厢,而楼下则是顾名、刘步堂等大批北大学生。有人对蔡说:“楼下掌声,皆高足所为”,蔡欣然答之曰:“宁捧昆,勿捧坤。”
        经顾名推荐,吴梅看了韩世昌的《琴挑》,认为韩世昌的昆曲艺术前途宽广。民国七年(1918)夏,吴梅于前门外粮食店街杏花村饭庄正式收韩世昌为弟子,此事正由顾名等人促成,顾名等人也成为韩世昌拜师的见证人。吴兴会甚浓,当场度曲,将座中人名皆嵌入曲内,立即付之歌唱。
昆戈荣庆社在京之享盛誉,韩世昌艺术之获得成就,与北京大学师生的大力支持是不可分的。当时曾流传“北京大学救活了荣庆社”的说法。北大之顾名、刘步堂、张聚增、王小隐、侯仲纯、李存辅在学曲、宣传、联络、业务、经济各方面协助韩世昌与荣庆社。此所谓“韩党北大六君子”,一时成为佳话。
热衷新闻与教育
        民国七年(1918),顾名以文学士从北大毕业,蔡元培安排其担任国史馆编纂,后曾任财政部秘书、临时执政府善后会议委员等职,此间他曾在多家报馆担任主笔主编。由他主编的《又新日报》常对梅兰芳的表演发表评论,并提出有益的建议,对此梅兰芳很是感谢。民国八年(1919)毛泽东于长沙创办《湘江评论》,顾名曾借助报纸助推革命思想。民国十年(1921)10月6日,陈独秀在上海法租界被捕,顾名身在新闻界,消息便捷,他告知胡适、蔡元培,这才有了迅速的营救。顾名在《新闻学刊》上发表《新闻发展之新途径》等多篇文章,被当今新闻学者公认为代表当时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最高水平。
       民国十六年(1927)2月12日,北大教职员和已毕业、未毕业从事新闻工作者,在北大第二院大讲堂开会,成立“北大新闻记者同志会”,宗旨在研究学识,促进新闻事业,黄右昌担任同志会主席,顾名和张煊担任会务书记,胡适、李大钊、徐宝璜三位著名教授在大会上作了演说。
       民国十一年(1922)的2月12日,全国教育独立运动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召开成立大会,顾名当选为委员。这一时期顾名协助民国政要汪大燮创办了平民大学,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。他参与组建了平民大学新闻系,以培养“学识渊博之新闻人才”为宗旨,新闻系的教授除顾名外尚有邵飘萍、周作人、郁达夫、徐志摩、吴天生等。在平民大学任职不久,顾名被燕京大学聘为国文教授,民国十六年(1927)6月《燕京学报》第一卷第一期发表了谢婉莹(冰心)的一篇文章,文章最后说:“关于元曲研究的书,我自己很缺乏,学校图书馆里也不完全。蒙周作人、顾名、许地山教授借给我许多,又指导我研究的方法,谨在此附带感谢。”这便是顾名呕心诲人的真实写照。

顾高农村改进区

        民国十九年(1930),顾名的父亲在乡间去世,顾名悲痛万分,辞去大学教职,由北京回乡守制。此时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提出的“寓教合一”主义正在江苏地方推广,这与顾名教育理念不谋而合,在征得泰县县长张维民及以顾憨伯为代表的地方父老同意后,他联合蔡子民等乡绅,聘请蔡元培、韩国钧、张仲仁、张维明、黄炎培等为委员,于民国二十年(1931)4月成立了顾高庄农村改进会,开辟了泰县顾高庄农村改进区,推行义务教育、成人教育、通俗教育,开展劝学运动和识字运动,培养学识技能兼备,立志服务农村的人才。
        顾名委托中华职业教育社主持设计,中华职业社则派余应江为干事,于顾高庄农村改进区设立总务、教育、农事、建设、保安五股,涉及农民生计调查、农家访问、民众法律、人事登记、赈募寒衣、植树运动、养鱼、鸡、鹅合作、信用合作、推广种子、整顿小学教育、开办民众夜校、改良市政、修路开河、组织消防队、设备警钟、赠送医药等诸多内容。难以想象的是,这所有开销均由顾名一人承担。
       一年之后,顾名邀请中华职业教育社姚惠泉视察顾高庄改进区。姚惠泉曾为上海教育局长,追随黄炎培先生后与邹韬奋合编《教育与职业》杂志。此次视察为期4天,姚惠泉检阅保卫团和青年服务团,参观学校,调查私塾, 访问农家,考察农田、鱼池、植树成绩等,紧张而充实,他认为顾高庄的改进事业成绩显著,值得借鉴和推广,回到上海后即写出《顾高庄改进区考察记》,发表于《教育与职业》杂志。

暨南之邀再执教

        就在为父亲守制期间,顾名除倾力顾高改进事业外,还担任了泰县地方自治研究所所长、泰县款产处副主任等职,并协同单毓元编纂了《泰县民国志稿》。此时中国华侨最高学府上海暨南大学经郑韶觉苦心经营,已由商科扩为综合大学,学者龙榆生担任了国文系主任,他和顾名都是黄侃的词学高足,待顾名守制期满,龙榆生则邀聘顾名担任国立暨南大学国文系教授。时暨南大学文科硬件不足,龙榆生与顾名等人相约,倾各所有,拿出私人藏书供学生阅读,一时间琳琅四壁,超过学校研究室之所有。
        顾名后转聘复旦大学国文教授,继而再聘大夏大学。在大夏大学任教期间,顾名除教授国文外,还担任了学生生活指导委员会委员长。他还从自身学识出发,为大夏大学大一学生编著了688页的《基本国文》教材,内容包括:“杜威论思想”、“精神独立宣言”、“汉唐玄学论”、“清代三百年思想的趋势”、“补救中国文字之方法若何”、“最近安阳殷墟之发掘与研究”、“田家四时苦乐歌”、“劳动者解放运动与女子解放运动的交点”、“美术与科学的关系”、“欧洲精神”、“弱小民族的文学近况”等,大有兼容并蓄之北大学风。当今某语文教材研究者感慨曰:“此书选目眼光之现代,若非书影目录为证,几不敢相信为70多年前之教材。”此书后于民国二十五年(1936)由上海启智书局出版,蔡元培先生为之题写了书名。
        自顾高改进区建设开始,顾名即与中华职业教育社结下了不解之缘。顾名在上海任教期间,黄炎培又提倡“大职业教育主义”的思想,着手举办农学团,并在上海沪西漕河泾创办了农村服务专科。顾名也参与其中,与黄炎培、江恒源、陶行知、邰爽秋等成为农学团导师,做了兼职教授,主讲文学史及田园文学。顾名还曾在大夏大学作过一次长达4小时的演讲,主题就是乡村的改进和教育,其演讲分6个部分:检讨一下乡村、怎样去埋身、布置环境、教学方法、乡村需要的教育、走上改进之路。他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,深入阐释了教育的真谛,听者振聋发聩。

天不假年正有为

        民国二十五年(1936),顾名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,这位孝子交接完学校事宜后急忙从上海赶回老家顾高,然而天妒俊才,顾名因胃肠之疾在故乡病逝,享年四十二岁。此时正是顾名有为之时,他还有很多学术课题及著述没有完成,他还有很多求知若渴的学生没有教完,他在顾高的乡村改造事业还有待深化,更有一大家子亲人需要照料,他的经世情怀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,他还有太多的不舍!
        顾名弥留之际,他的身旁站满了亲友及社会贤达,屋外则站满了爱戴他的乡亲。顾名的健康牵动了太多人的心,却无法挽留他宝贵的生命。邻近的乡亲们纷纷赶来,为的是送他最后一程。顾氏族人更是将其尊为“十七世祖”,族中长辈则商议风光大葬。顾名的家人强忍悲痛,着手料理后事,随即由顾名长女顾琰主持对外印发了《泰县顾君义先生讣文》。
        噩耗传至上海、北京,一时学界震惊。顾名任教的大夏大学则在《大夏周刊》特设了《追悼顾君谊先生副刊》,他的同事学生、生前好友纷纷发来唁电。黄炎培先生作《哀顾君义两首》,诗曰:
不堪三峡倦游身
天夺维扬一俊人
到死犹闻语清澈
平生留得瞻轮囷
亦从柱简搜残蠹
未许池莲染点尘
交到深时无几日
每怀此意极酸辛
一夕谈心各悔迟
津桥逆旅订新知
君平世未相忘日
太白人皆欲杀时
独扫阴霾开直道
更从乡国证交期
尘尘十五年来事
零落江云酒一卮

        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、大夏大学董事长王伯群为顾名书撰墓志铭。民主人士史良、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张群、乡贤韩国钧等则集资在顾高庄兴建了纪念塔,名为君谊塔。此塔后成为顾高的标志性建筑。
        顾名离世后,其家人还常收到先生学生寄来的钱物,再后来家中还收到过由台湾寄来的慰问信,师生情谊无以言表。惜先生墓地及纪念塔均在“文革”中被毁,就连顾名的照片也被损毁。
       上世纪90年代初,为纪念和缅怀乡贤顾名,顾高镇兴建了君谊馆,著名书法家仲贞子为之题写馆名。顾名的小女儿带领儿孙将散落墓碑、君谊塔构件运回家中,安置于宅院内,亲友还从北大寻得顾名照片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《泰州晚报》

 

ICP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9485号

访问人数: